京东健康股价腰斩,“网络贩药”转型艰难?

京东健康股价腰斩,“网络贩药”转型艰难?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京东健康股价腰斩,“网络贩药”转型艰难?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上市才一年多,京东健康就遭自家人大手笔减持!

近日,京东健康大股东刘强东两度减持京东健康的持股,涉及约884.04万股,合共套现近4.4亿元,为京东健康2020年年底上市以来刘强东首次减持。减持后,其对京东健康的持股降至68.66%。

当年,刘强东曾对京东健康寄予厚望,号称“健康这件事做好了,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如今才过去一年半,京东健康股价较上市首日已腰斩,而自家人大手笔减持背后,是否意味着其失去了信心呢?

京东健康基本面向好

上市公司股东的“增持”或“减持”,有很多原因,但往往很容易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风向标,投资者往往从中解读“信心“等诸多信号,尤其是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

从基本面来看,根据京东健康2021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58.3%。这个数据还可以,在同行中也是独领风骚。但盈利数据依旧不乐观:全年净亏损10.7亿元。

把时间拉长一点,京东健康近几年似乎一直在亏损。2021年亏损10.7亿元,2020年亏损172.34亿元,2019年亏损9.71亿元。更关键的数据是,京东健康2021年的经营成本达到了235亿元,同比增加了62.4%。

同时,在2022年3月的京东集团裁员风波中,京东健康也未能幸免。据媒体报道,有京东健康员工透露,核心部门之一医药部裁员大概在20%左右,大力投入发展的互联网医院裁员可能达到60%到70%。

在4月7日,京东健康还发布公告称,辛利军已辞任非执行董事。公开资料显示,辛利军于2019年担任京东健康CEO,一手推动其上市,2021年9月调任京东零售CEO,将位置转交给原京东健康医药部负责人金恩林。此次辞任非执行董事,意味着辛利军彻底与京东健康告别。

难以扭亏为盈,叠加市场环境各种不利因素,造成了京东健康股价一路下滑的局面;同时,有业内人士对于京东健康的转型和拓展业务边界方面,仍然存在着疑虑:尽管披着“互联网医疗”的外衣,但京东健康,还仅仅是在“网络贩药”而已,与传统电商无异,想象空间难以打开。

卖药门槛低竞争激烈

早在2011年起,国内企业就启动了互联网医疗的“流量”争夺战。2014年,阿里健康借壳上市,背靠平安集团的平安好医生成立,随着大厂的介入,互联网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卖药”也成为以流量模式为主的互联网巨头们进军医药行业的主要切入点。

京东健康崛起后,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形成了鼎足之势,而它的优势就在于自营电商。京东多年积累的电商零售基因和成熟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对“京东大药房”的营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1年年底,京东健康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19个药品仓库和超过 400个非药品仓库,80%的自营药品订单实现次日达。于是,在众多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线下医院和药房实体还在寻找变现模式的时候,京东健康的“卖药”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

但京东健康“线上卖药”却面临着重重挑战。除了专业O2O送药平台“叮当快药”外,包括美团、饿了么等即时配送平台也开展了送药服务,对其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且这些以线上电商业务起家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不能摆脱“卖药”命运。

可以佐证的是,京东健康的“老对手”阿里健康,在2021财年的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32.1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达85.17%。但是,公司公开对外宣称,其中药品收入占比达到64.8%,显然,它看起来比京东健康更像是一家“正经的卖药”公司。

截至2021年年底,京东健康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1.2亿,但相对于竞争对手,截至2021年3月31日,天猫医药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2.8亿,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年度活跃用户数超过5.2亿。

目前,在医疗服务方面与京东健康形成竞争的就有平安好医生、微医、好大夫在线、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同时阿里健康大药房、天猫医药等医药平台也与京东大药房直接竞争。目前来看,背靠平安集团的平安好医生,以及背靠阿里巴巴的阿里健康都给京东健康造成了巨大压力。

“网络药贩”能否转型?

从营收结构来看,京东健康目前仍然以医药电商作为其主要营收板块,其中医药与健康产品销售在2021年录得营收26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5.32%。换言之,即便披上了“互联网”、“O2O”等高科技外衣,京东健康的大部分业务,仍然是较为传统的渠道消费业务。

有业内人士强调,在互联网与医疗的融资过程中,互联网仅是作为交流的渠道,其核心本质还是要落到给人“看病”上,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线上药房”。

另据专业人士分析称,互联网医疗主要包含两块:一是问诊,二是医药电商。但实际上,问诊才是成长性业务。电商并不具备高门槛,很多本地化应用的互联网平台正在开展本地药店的药物直配,竞争非常激烈;且京东大药房的医药电商则涉及比较严格的药物监管,未来监管风险将有所加大。

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京东健康线上实物商品零售的收入也仅占中国零售药房收入总额的1.3%。换言之,即便京东健康在互联网医疗企业中拥有最为优越的供应链优势,但在极度非标的医药零售领域,仍然无法占据市场优势。

这从另一个角度亦表示,即便医药电商在目前能作为营收支柱,但在长期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企业要想摆脱“网络药贩”的角色,还是要从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战略业务”下手。

如果把互联网医疗服务单拎出来,虽然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已经能做到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实时对话,同时针对一些日常和慢性病也能做到送药上门与线上复诊,但这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动辄百亿美元的估值,仍然远远不够。

基于此,京东健康也在致力于帮助地方公立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合作搭建互联网医院。2021年全年,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已经超过19万次。

与京东家医前后脚,阿里健康于2020年9月推出了独立医疗健康服务医鹿APP。截至2021年9月30日,医鹿APP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00万,整个阿里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服务量已超25万次。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医疗复杂的底层运营逻辑里,纯靠资本烧钱引流加持而没有突出的医疗服务品类,肯定是难以长期发展的。目前看来,虽然京东健康试图摆脱对在线卖药业务的过度依赖,但从线下问诊到线上问诊,需要成熟的不仅是平台,还有患者的就医习惯,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催化。

本文由艾什笔记 作者: 钛财经 发布或转载,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更不对您的投资构成建议。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
上一篇:苹果妥协了?iPhone 15 或用USB-C接口充电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