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当突发演绎成常态 企业战略是否要做出相应调整?
【观点】当突发演绎成常态 企业战略是否要做出相应调整? 【题记】疫情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影响,不过我们依然要主动调整状态,主动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负面的信息!
【观点】当突发演绎成常态 企业战略是否要做出相应调整?
【题记】疫情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影响,不过我们依然要主动调整状态,主动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负面的信息!
冯同||撰文
疫情已经持续3个年头,至今谁都无法预测其终点在哪里?
疫情一开始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次应该跟2003年的非典一样,三五个月应该就是终点了吧!谁知想,从此次疫情爆发至今已是跨过3个年头,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判断,那个时候是那个重点!
在疫情爆发的头一年(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人们虽惊恐但不担心,就是影响到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各行各业都还是信心满满,普遍认识是挺一挺很快就会过去。道理很简单,谁都不会想象到疫情会持续这么久,大不了一年总该行吧。
当疫情进入到第二个年头(2021年),大家的普遍认识是疫情在全球肆虐,但风景这边(中国)独好,各个行业都在准备市场尽快恢复到正常。人们依然没有想到,新冠毒株出现变异。从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国内输入性病例不断扰乱了正常恢复。
今年(2022年),疫情在国内破防反复,从年初的西安封城到吉林快速传播,再到上海这个全球大都市的封城,甚至没想到北京、天津也没能幸免。至今还在此起彼伏,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疫情持续时间一长,人们的心态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想抗一抗就能过去,很多人现在已经被各种意外折腾的身心疲惫,开始出现悲观情绪。特别是今年4月份国内宏观经济数据出来后,对很多人和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那么,当疫情从过去认知中的突发到现在成为一种常态,很多人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人开始转变观点,不再以为疫情会很快结束,就是结束后行业也好,市场也好,都不可能回到从前那样。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疫情改变l了人们的观念。
因此,对家电企业来说,过去依托在疫情是短期突发因素时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是还能够适应突发因素常态化的现实,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需不需要对原有的战略重新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之后的行业形势,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疫情3年来的行业、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各企业的战略都是基于国内经济高增长前提下做出的,每个品牌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伴随经济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而现在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俄乌冲突影响,经济增速受到很大影响。
其次,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打击抑制。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消费信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基础就在于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收入是有着极大预期的。因此,消费者才敢于去消费提升生活品质的家电品,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疫情的持续和反复对民众伤害很大,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加担忧,怎么能够放心大胆的再去消费呢?
第三,各种掣肘因素和不确定性增多。疫情爆发这3年来,不论是上游产业链,还是下游的流通渠道,或抑是单位用工,都与疫情之前是不一样了。比如说上游产业链的中的原材料,很多是不在国内的,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使得在供应上难以掌控。而下游的出口受到地缘政治影响也很不顺畅。并且这些因素变化太快,一天一个样,很难有一个精准地把控。显然原有的战略中是没有这些应对措施的,不调整可以吗?
如果说,疫情爆发初期,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突发事件,那么至今跨越3个年头了,已经变成常态了,那么我们的战略策略不应该跟随变化而做出调整吗?这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否则企业就很难从不适应和悲观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去客观地审视行业和市场。
不可否认,这次疫情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影响,不过我们依然要主动调整状态,主动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负面的信息。主动调整策略的企业,会成为时代的幸运儿。而那些怨天忧地人,只能在戾气中被时代所淘汰。
至于企业怎样调整战略策略,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和套路。那种企业应该这样办、那样办的所谓支招是不可取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拿别人的支招做出切合实际的调整。因此,各企业在战略调整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符合自身的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