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向全球化跨越 海信“大头在海外”战略渐行渐近
【蓝科技观察】海信官宣正式赞助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背后,是“大头在海外”的全球化战略渐行渐近,全球化布局正从点到面,从理想照进现实,纵横大航海时代。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今年海信开放日论坛上,回答海信营收
【蓝科技观察】海信官宣正式赞助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背后,是“大头在海外”的全球化战略渐行渐近,全球化布局正从点到面,从理想照进现实,纵横大航海时代。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今年海信开放日论坛上,回答海信营收增长曲线后在不确定中坚持“确定性”的秘密,并预测海信海外收入最快三年将反超国内。
海外收入成稳健增长“压舱石”
海外收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海信业绩保持稳健发展的一个关键“压舱石”。
2021年前三季度,海信集团实现海外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38%,在总营收中占比升至42%。“海信已经很好地做全球布局,而且在并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品牌,成功实现了消化整合与共同运营。现在,海信的海外销售占比已超过40%,这意味着海信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变成一家跨国公司的基础条件其实已经具备了,这一点特别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在此前访问海信时指出。
近五年,中国企业接棒日韩、欧美企业,逐渐在全球家电市场占据主导。尤其是海信以ULED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三驾马车”并驱,驰骋欧洲杯、世界杯等全球顶级赛事,在高端彩电市场快马扬鞭。可以说,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浪潮之中,海信全球化发展“巨轮”正以确定的节奏稳健远航。
全球化跨越迈向“百年企业”
回顾历史,海信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航迹”清晰可见,代表着中国企业从加工制造向自主创造的一面旗帜,也代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革新升级路径。1996年布局南非开始,截止目前海信“大头在海外”的发展战略已提出15年时间,业务布局深入到欧洲、北美、大洋洲以及非洲的160多个国家,战果显著。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海信全球化的持续深耕,是其对长期主义的有力脚注。
著名财经观察家秦朔先生在海信开放日发表《长期主义与百年企业——可持续发展背后的密码》演讲,秦朔表示,海信在20多年前就提出要做“长寿命”的企业,海信发展的确定性,源自海信的长期主义特质。
“我们思考了很久,大致可以得出4个结论:第一,坚持长期主义的执念;第二,是对产品和技术的追求;第三,是保持风清气正的价值观基石;第四,是进行全球化的布局与发展。”当天,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解码海信增长的内因,长期主义居于首位。
百年企业“不吃老本” 耐得住寂寞
毫无疑问,基业长青是全球优秀企业都有的梦想和追求。在日本,历史超过1000年的企业有7家,百年企业超过2.5万家,数量在全球范围居首;其次是美国,百年企业超过1.2万家。
这些百年企业的共性,绝不是依靠吃老本,而是在不断适应市场和用户,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用工匠精神成为永续经营的纽带。这些百年企业的共性,是不断通过创新强化自身核心优势,是以构建长期主义和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为出发点。
“百年海信”也是海信人长期奋斗的愿景。站在百年海信的视角上看,“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经营战略是其达成“百年海信”的有力支撑。基于稳健这个要求,在产业拓展上,海信坚持资源共享性和技术相关性这两大原则。从电视不断拓展产业门类,成为世界上极少同时在黑电、白电和厨电三大业务板块完整覆盖广义家用电器领域的企业,成为未来最有可能全面满足并解决家庭智慧需求的企业。
对于坚守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就不会追求面子上的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也不以高回报高利益为核心目标,不求一时辉煌,但求长久拥有。从这个角度来说,海信稳健发展的脚印,甘于寂寞、专注技术,既吸取欧美、日本百年企业成功之髓,同时以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创造中国企业管理的范式,其成长性和未来前景不可低估。
(图为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