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为何越南损失可能最小?
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战略韧性。
越南,或许是全球关税战的"例外者"。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重塑全球贸易版图时,越南的表现堪称"例外"——这个东南亚国家在贸易摩擦中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战略韧性。
一是针对美国加征关税越南政府主动出击。
越南媒体《越南之声》报道,越南政府已请求美国暂停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新公布的互惠关税,为期 1 ~3 个月,以便进行谈判,确保双方公平互利。
二是美国商会建议美国推迟对越南征对等关税。
从越南政府主动出击,到美国商会主动建言美国缓征越南关税,越南正通过一套组合拳将关税冲击降至最低。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示弱"与"利益捆绑"的博弈。
示弱,未必就是真的弱,而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为什么越南主动出击,要求美国对越南出口的商品暂停征收关税?
越南经济不能因美国关税“急刹车”
进入2025年,越南经济可以说是全球表现最抢眼的。一方面,越南国家将GDP上调至8%,这是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GDP设定最高的,充分表明越南经济的自信和底气。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越南实现GDP增长率6.93%,是2020~2025年期间第一季度的最高增幅。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成果,体现了越南在工业、服务、科技、农林牧渔的发展是全方位的。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因美国加税而影响到越南经济的发展或踩“急刹车”显然得不偿失。
事实上,越南和美国经济发展无法脱钩也不能脱钩。2024年越南向美国出口了价值 1195 亿美元的商品,并从美国市场进口了价值 151 亿美元的商品。
除此以外,双方投资正在驶向深水区。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在越南的累计投资已超380亿美元,英特尔、苹果等科技巨头将越南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这种利益共生关系形成天然缓冲,对越南加税等同于对美国企业自身供应链征税。
因此,无论是越南经济自身发展,还是和美国贸易以及美国在越南的投资,都不允许越南在快速发展中“急刹车”。否则,对越南经济会产生结构性的破坏。
越南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在全球制造业地位持续提升,成为电子、服装、家居等领域的重要出口国。
但越南更懂硬碰硬无益的道理,因此采取“以退为进”策略。一方面积极配合美国的部分关税调查,展现出顺应规则的姿态;另一方面通过多边外交不断加强与欧盟、日本、印度的经济合作,建立“多元出口通道”,降低对美依赖。
这种低姿态、高效率的方式,既保住了当前成果,也为未来博弈积蓄力量。
越南对美国关税有什么样的态度?
针对美国开始实施的加征关税,越南以三步走的形式迅速做出表态。
一是越共总书记与特朗普电话交流,同意对进口的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
4月4日,越通社报道称,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越美关系通电话时强调,越南愿意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实行零关税,并继续在越南有需求的前提下进口更多美国产品,同时鼓励美方企业扩大对越投资并为其创造便利条件。建议美国总统特朗普暂缓征税以进行谈判。
二是越南副总理与驻越美国大使会晤,建议优先安排越南赴美和美国代表团(合作伙伴)会面。
4月6日,越南政府副总理裴青山在政府驻地会见美国驻越大使马克·纳珀时表示,美方对越南商品征收这一税率不符合两国经贸合作大局,对两国经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产生不良影响。建议美方为胡德福副总理与美国代表团及美国合作伙伴进行会晤优先安排计划,便于双方尽早达成协议,造福两国人民和企业。
三是美国商会为越南发声,称关税高得离谱。
越南工商会和河内美国商会在致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一封信中表达了他们的担忧,称已经生效的关税“高得令人震惊”。
美国商会和越南工商会发表声明称:“降低进入越南的产品和销往美国消费者的产品关税,将有助于美国企业、经济和消费者,而提高关税则不会。”
不难看出,针对美国关税,与其他国家被动应对不同,越南政府第一时间展开了积极外交行动,越南政府从官方到民间迅速打出一套组合拳。
越南总理范明政亲自指示,相关部委需迅速拟定出口商品清单,争取与美国达成降低或豁免关税的谈判结果。与此同时,外交部也通过双边渠道与美方沟通,表明愿意采取合作立场。
在全球大国更多通过媒体或批评回击的背景下,越南选择“示弱但不服输”,通过务实对话来换取缓冲空间。越南的聪明之处体现在:
(1)以示弱来增加竞争优势。
越南的应对策略本质上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智慧,这种"受控的脆弱性"反而成为竞争优势。当美国将越南视为"可管理的合作伙伴",当跨国企业将其定位为"风险分散地",越南实际上获得了超越体量的战略价值。
(2)是用短期妥协的“战术性让步”换长期发展空间。
针对美国关税,越南以柔克刚、"战术性让步"背后,是越南对国际经贸规则的深刻理解——用短期妥协换取长期发展空间。
这种“战术性让步”体现在:越南政府高层表态愿意对话:释放善意,避免政治升级;工贸部技术性沟通:从技术细节上争取豁免或缓冲期。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硝烟中,越南可能损失最小化的策略揭示了一个真相:
全球化裂变时代,国家的博弈能力不再简单取决于经济体量,而在于能否将自身嵌入多重利益网络。越南的实践表明,精准的利益交换、灵活的制度调适、分阶段的改革节奏,完全可以构筑起应对贸易冲突的缓冲带。
(图片来源:pixabay,及由AI生成,使用OpenAI的DALL·E生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