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陷“删稿”风波,CEO丁磊道歉,网易公关做错了什么?
网易陷“删稿”风波,CEO丁磊道歉,网易公关做错了什么? 近期,一篇名为“我被丁磊威胁删稿了”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该文章系公众号“鱼眼观察”的《丁磊为什么错了》作者于平,文章剑指网易CEO丁磊,原来整
网易陷“删稿”风波,CEO丁磊道歉,网易公关做错了什么?
近期,一篇名为“我被丁磊威胁删稿了”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该文章系公众号“鱼眼观察”的《丁磊为什么错了》作者于平,文章剑指网易CEO丁磊,原来整个事件的起因于全国政协委员、网易CEO丁磊的一份关于统一充电口的提案。
1月6日,工信部公开回复了丁磊的一个政协提案,表示正在研究促进电子设备充电器接口及技术统一。
1月13日,自媒体“鱼眼观察”在看到相关消息后,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丁磊为什么错了》。主要观点认为“统一充电器接口会扼杀创新,政府不该越俎代庖”,同时指丁磊“不只一次呼吁行政干预市场”、“身为知名企业家,水平令人担忧”等等。
1月14日,自媒体“鱼眼观察”再度发文《我被丁磊威胁删稿了》把之前丁磊提的“统一能源车电池”提案也扒了出来,再次提出质疑,并称收到了网易的撤稿函。
网易威胁作者删稿,CEO丁磊随后发声,谁错了?一时间议论纷纷。
1月14日下午三点左右,丁磊亲自下场回复,给作者于平写了一封信,回应关于统一充电端口标准是否会阻碍行业创新的质疑。
丁磊提案是正常履职
观点之争也是正常现象
回应一出,不少网友点赞丁磊很有格局。媒体群里讨论很多,有网友评论道,“不回避问题,用沟通化解对抗,这波公关值得90分。”
丁磊这次被质疑履职水平有问题,也是因为他确实有一定知名度,容易被公众关注、审视。但抛开网易CEO身份只作为政协委员的智能角色,丁磊提出统一电子设备充电器标准端口这样的提案也属于正常履职。
其实早先丁磊也提出过关于“绿色、环保、低碳”等措施的相关提案,他对双碳这个事情一直很关注。去年,财政部也回复过他《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发票报销无纸化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提案》。
如果要认为正常的履职行为本身有问题,那么以后敢发声、愿意发声的或许会越来越少,群众有合理的意见反馈、诉求需求,可能会少了一个可以发声的通道。
对于丁磊的这个提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也再平常不过了。于平在回应文章中称,这是正常的“观点之争”,他也不认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的核心是”说真话的能力“,而不是”说正确话的能力“。丁磊说什么、怎么说是他正常履职行为,不应就此否认其履职能力。讨论应集中于提案本身。
那既然双方都没有大问题,为何事情还闹的沸沸扬扬,一时间争论不断。
当然,这种争议和质疑并非第一次发生,百度CEO李彦宏关于取消公共场所无线上网(WiFi)个人身份认证,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说,“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并且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等都引发了不少争议。
网易公关到底做错了什么?
推波助澜的是网易公关。
网易公司向于平发出法律函,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从公司危机公关的角度也是失败的。
丁磊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当然有网易公司的因素,但他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他就是一个个体,既不能被他人干扰,也不应被网易CEO身份所约束。他可以调用他所掌握的资源为自己的履职服务,但他的提案在接受相关人员和社会的讨论批评时,与网易公司无关。
以公司名义介入到对提案的讨论之中,混淆了丁磊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与网易CEO之间的区别,反而有损网易公司的社会声誉。
何况在《法律函》中的诸多用语,确实体现了”威胁“”戴帽“的内容。这大概是大公司在对普通人发《法律函》时的一贯作风。
丁磊建议统一智能电子设备
充电端口有错吗?
最后,我们把重点聚焦在丁磊的提案上,对于丁磊提出的同一智能电子设备充电器统一端口的问题,他真的有错吗?先看下网友们怎么说。
目前充电接口不统一造成的借充电器不便、一根数据线恨不得要连三个接头、T口,扁型T口,MicroT口,C口,不同设备不同配置,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确实是很多人生活中同样会遇到的痛点。
可以看出,用户统一充电端口的呼声一直很高。一些网友认为统一充电接口的想法非常实在有有效,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率,不仅是给生活带来了便捷,更减少了电子垃圾,节约资源,是有利于我们国家实现低碳的绿色好法子。
对于统一充电端口这个问题,欧盟早就提出要求立法统一电子产品充电接口。十多年前,包括苹果在内的 14 家手机制造商在欧盟委员会的压力下同意了统一的电源标准,让电源问题得到解决。欧洲议会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统一接口,在欧盟议会与欧盟国家达成协议后,各国政府将有一年的时间引入新规则。
然而,任何统一政策实行可能会伤及到中小企业的利益,譬如增加产品认证成本等等。因此,在推动任何创新进程的过程中,争议,甚至是摩擦都属于十分正常现象。就事论事,出现问题及时正面回应,不逃避不甩锅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态度。
鉴于此,笔者建议互联网巨头,尤其是“互联网明星”,切忌动辄公关危险,法院传票,给弱势的媒体认为施加压力。导致善意的提议变成了利益之争,口水战,让企业老板和品牌受损。